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20201101亞太美國學校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工作坊

圖片
#學思達講師增能 #亞太美國學校 #Design Thinking Workshop         經過4個月後再一次來到亞太美國學校,11/1星期天,這一次來學習 設計思維 ,今天亞太幫我們準備了5個活動( name tag、 marshmallow、 30 circles、 build、 making time for happiness ),每個活動都是亞太學生在學校的課程之一,每個活動都涵蓋了設計思維的精神。         今天我們的老師是一群高中生,他們帶領我們三十幾位教師學員體驗設計思維的課程,每個學生的表現給我的感覺還是跟第一次來亞太時一樣,學生侃侃而談,落落大方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自信的展現出自己的特色。亞太學生的表達能力真的很棒,能將自己心裡的想法,清楚簡單的說給大家聽,這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我分享2個感受特別深刻的活動 第一個是Build a Solution 活動過程中的發表討論要注意幾件事情 1.沒有對錯 2. 沒有預設立場, No Judgement!!         有了這兩點,營造出安全的 表達環境,所有人才能暢所欲言,無所顧忌, 誘發所有可能的想法。 將這兩點帶回我的課堂,希望我的課堂也能營造出如此的風景。 。 亞太的薏仁老師說 : 「 如果課程的設計是老師講述填鴨告訴學生,學生通常興趣缺缺,但是換個方法, 藉由QFT的過程讓學生 自主 的討論,學生參與度會完全不同 」。藉由大家 不斷的討論,凝聚小組夥伴的共識,思辨的情境不斷的更迭,整個學習活動就是如此的美好。 「 自主性 」 又出現了,第一次來亞太參訪時感受很深的一個主概念。 薏仁老師表示同樣的教學目標,換個方式,老師要傳達給學生的一樣都沒少,但是學生的感受會差很多。 亞太的薏仁老師提到得QFT( Question Formulation Technique ) QFT( Question Formulation Technique )包含面幾個部分 Design a  question   focus. Produce   questions . Work with closed-ended an...

2020學思達核心講師工作坊10.09-10(善用遊戲、活化教育,楊田林老師)

        第一時間看到工作坊的主題(善用遊戲、活化教育),我就很想去參加,原因有三個,第一個原因是我有買楊田林老師遊戲人生這本書,記得大約在2年前參加學思達工作坊時田中國中桂綸鎂謝逸凡老師有介紹到這本書,回家後立刻在博客來書店買回家,有細讀了一遍。第二個原因是因為讀過這本書,所以特別想去看看作者。第三個原因是想去學習如用將遊戲融入我的教學中,學思達的教學我已經大概能掌握其精隨與運作,但是在課堂上有些單元,操作起來有點枯燥無聊,我想活化我的課堂,除了學思達教學模式之外,遊戲化是我近期有意識的注意到這個主題,千載難逢的機會,當然立刻報名參加,雖然犧牲了兩天的假期,但是很值得。         今天是上完課的第三天(10/13)了,告訴自己一定要輸出我這兩天的學習歷程與心得。         兩天的課程體驗了大約15個遊戲,大部分遊戲人生這本書都有記載,課程後結束這三天,我從書裡找出2天課程中操作過的遊戲,再細讀一遍,以加深印象與記憶,發現很多細節都忘記了,但是看過學員的實際操作與楊老師親身講解,就是比自己只是看書來的要好太多了。楊老師說:新手看外功,高手看內功,熟手看內涵(楊士比亞)。書裡有詳細記載外功的操作步驟,我可以隨時翻閱,我這兩天是來看內功與內涵的,課程上完了,我覺得有達到我的預期目標,很開心!!        這三天雖然沒動筆,但是腦袋一直在想我可以寫甚麼,經過三天的沉澱一直浮現在我腦海的主題如下 分段 :楊老師這兩天的課程中一直強調教學分段的重要性,"教會"比"教完"還要重要,藉由分段的講解,分段的說明,分段的示範,分段操作,分段練習,分段的演練,藉由分段來達到教會學生學習的主題,這點給我很大的省思,未來一定要謹記分段原則來進行我教學課堂。 朗讀: 楊老師會一直請學生朗讀重要的金句,田林老師稱為"楊士比亞曰",剛開始內心覺得有點無聊,但是2天下來的體驗,覺得朗讀的穿透性好強,真的能加深記憶重點,希望運用到課堂上很順利。 楊士比亞曰 :太多了....... 核心老師的教學藝術魅力 :覺得這是意外的收穫,因為實際演練的關係,看到多位的學思達核心教師的教學,像是菊君老師、中中老師......,歸納發現這...

8/15台中學思達工作坊2hrs

圖片
今天學思達初階工作坊原定2HRS的介紹,最後拆成開頭1HRS,結尾1HRS。前1小時介紹學思達的基本概念,最後1小時幫助學員收束今天的課程,最後1小時只有提問與分享,最後1小時是我新的嘗試,其實是8/4、8/5觀摩學習7個好習慣講師運用的方法,希望很成功!! 經過去年一整年的學思達工作坊,我自己感覺在上台時比較不緊張了,較能輕鬆的面對下面的學員,就像是學校學生一樣;我的PPT也進步了很多,因為看了好幾本有關簡報與教學的書,感覺自己進步了,很開心。 感覺自己可以獨立主持3HRS的工作坊了喔!! 感謝學思達自然而然的夥伴。 #教學的技術 #上台的技術

曾培祐的短講

  學校的宣導活動 1.     開場說故事 ---- 體育班精神 ( 失敗與嘗試 ) 故事 : 跳高摸天花板 ---- 講師小時候的經驗、體育大學宣講經驗(籃球員的跳高摸天花板) 結語 : 成功的相反是什麼都不做(鼓勵嘗試) 2.     縮短失敗後的沮喪時間 故事 : 自嘲交女朋友 ---- 講故事、笑點、 A 失戀吃鹹酥雞( 1000 元)吐 6 次、 B 失戀三年都封閉自己差點畢不了業(玩遊戲、休學) 失敗失意時怎麼做?考不好、你失意時你沮喪多久? 3.     體育班有不害怕失敗的精神! 影片 - 王貞治影片(失敗、嘗試、成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l77WbEynXE&list=PL_gl2Qnse21awwa29qb-nH48QLlTzv7yT&index=17&t=15s 講師一遍暫停、一邊解說。 王貞治沮喪時間超短。 4.     以前投手的經歷絕對不會白白浪費! 影片中王貞治看了投手握球的方式,預測後協助他打出全壘打 不害怕失敗的人、可以到任何他想去的地方。 講師超專業,原定 40 分鐘的演講,臨時縮為 20 分鐘,準時講完並講得很有重點!超棒  

新竹亞太美國學校參訪(6/23)

難得的機會,參觀新竹亞太美國學校. 朱家明校長介紹學校辦學理念 Skill based Project based Interdiscilipinary approach Design thinking         感覺像上了一堂課,AI時代的來臨,如何教給學生面對未來的能力,過程中不談課程,談這四個理念的重要性。在閱讀過的書籍與教育雜誌中,常常看到這四個概念,感受有點虛無縹緲,內心總是懷疑如何去實踐?現在看到一個真實且成功的學校,內心無比的興奮。今日我腦中的概念再次地被朱校長洗禮一次,更加確認相關概念的重要性,啟發我未來如何去面對我的教學與我的孩子。         雖然沒有談課程內容,但是學生的表現,就是四個理念的實踐成果展現。座談會中15位學生,每位學生都能拿起麥克風侃侃而談,落落大方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自信的表現出自己的特色。學生們談論自己成長的過去,對未來的期許與對自己學校的喜愛與滿意,這些學生的表現,讓人不喜歡他們都難。 整個參訪過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幾點: 1.學生自信 2.學生表達能力 3.朱家明校長的一堂課 4.自主性:我看到自主性讓學生學習的熱忱維持高檔;談論學習時,學生們眼睛發光,學生們享受著學習。        參訪過程中接觸的學生們都超級喜歡自己的學校,很多體制內的學生轉到亞太美國學校念書,對學習環境的改變,他們適應的超級好。 感謝學思達團隊提供這麼優質的參訪,謝謝輝誠老師 .

『好好拜託』閱讀心得

How to get people to help you. Reinforencement-----英文書名 在閱讀完這本書的過程中覺得有好多觀念與某本書的舉例好像似成相似,經查證後,原來與『影響力』這本書有很多相關性與雷同點.兩本書都是在闡述說服(影響)他人的方法,作者不同,表達概念的方式不同,書寫說明的方式略有差異,但都很吸引人閱讀. 本書的三大架構: 1.克服開口求助的恐懼. 2.掌握成功求助的說服技巧. 3.強化助人動機的三個增強法. 我覺得本書的重點在第7,8,9章三個章節,使人答應你的要求,書中強調三個增強法; 第一種增強法:強化內團體感,也就是讓別人把你當自己人. 第二種增強法:正向身份的認同感,有就是說,幫助你可以讓他人自我感覺良好. 第三種增強法:讓協助者擁有個人效能感,有就是說,可以看到因為自己的幫忙而產生效應. 其中還有多個觀念,我覺得非常的有道理,非常的有用,介紹金句如下. 1.少道歉,多道謝. 2.別說幫個小忙. 3.少說『我』,多在意別人的感受. 4.當面求助成功機率最高(OS 中國人說見面三分情) 5.有一就有二 法則 6.拒絕後退讓法則 7.親密的人際關係就是透過互相『麻煩』而建立起來的. 8.一旦幫了忙,通常會更喜歡自己幫助的對象,而非討厭. 9.研究證實,花錢在你以外的人身上,能增加幸福感.心靈會感受到富足. 10.注意責任分攤效應. 11.請求合理,別人才能有效協助. 12.說清楚需要什麼幫助與需要別人付出什麼.

20200324觀課記錄---台北金華國國中林佳人老師

20200324觀課記錄---台北金華國國中林佳人老師 課堂進度 :九年級下學期--- 電解水(加計算) 對象 :916班 一開始上課先核對 金華國中特有紅本 ( 自然科試題本 ) 答案 3 分鐘 ,佳人老師說每天都有作業。持續的練習題題目是考高分的一大祕訣。 1.學生自學 今天沒看到自學的部分,因為課堂延續前一堂課,前一堂課才剛剛完成自學的部分,好可惜。今天的觀課重點主要是教師提問、學生討論與學生表達三個部分。 自學教材為課本與自編學思講義,學思達講義扣緊升學重點,補充資料充足,問題設計均在講義中。針對北市金華國中學生,講義程度困難度較高,包含許多課本沒有的計算題型。 2.教師提問與學生專注狀態 佳人老師的學思達講義有填空題,類似重點整理,也有設計問答題,佳人老師針對學思達講義中設計好的問題依序發問,如同依照劇本演戲,整節課幾乎全班每位同學都被抽籤抽到回答問題,這是今天觀課的三大亮點之一。觀課後的議課,我向佳人回饋此一亮點,她表示設計講義時就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參與課堂,依照學生程度回答適合程度的問題,有時一堂課每人會回答兩次問題呢。 3.教師應對姿態、正向鼓勵、主持引導流暢度、輔導機制、課堂氛圍 課堂間學生整體的學習狀況良好,專注力佳,雖然是電解水單元與計算題(有點硬),經我觀察學生的學習成效很好,沒有學習的客人,課堂的學習份圍佳。 學生討論時,佳人老師會一直走動巡視,觀察掌握學生的討論情形,適時的給予學生幫助。課程中我有觀察到一點,針對低成就學生回答問題時,佳人老師會提供較多的協助,利用口頭提示,協助學生答對題目,其中有一幕印象深刻,有位女同學被老師抽到籤要回答問題,很慌張回答不出問題,在佳人老師增加提示指引下,外加同組的同學從旁協助,學生終於小聲講出答案,但是佳人老師故意裝作沒聽到,堅持讓學生大聲的重講一次後才結束這回合的師生提問問答,此舉動不但能訓練學生表達能力,還能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對此學習重點印象更深刻,超級讚的小舉動。 4.教師示範、提示、統整、歸納、延伸補充 這節課自然科計算題目大約5~8題,佳人老師在學生表達後均會適時的加入歸納、統整與延伸補充,整個學習的環節相當完整且扎實。 5.發表時間、時間控制、獎勵機制 佳人老師有用計時器,時間掌控精準。 今日的課程有許多計算題,抽籤抽到的A咖同學均上台計算結...

20200306----BTS與彩凡共備

圖片
主題 — 未來學思達工作坊的大方向 彩凡先傳達訊息 1.       輝誠老師的影片 5 min( 複習 ) 2.       如何循序漸進的學思達 讓老師不要覺得學思達很困難 盤點自己的現況,使學員認識了解自己現在的位置在哪裡 3.       學思達在課堂中的變化 學思達五環的介紹與靈活運用五環 OS. 如果要擴展學思達應該放寬學思達課堂標準,推廣學思達的精神 ( 自學 ) ,讓未入門且有興趣的老師了解學思達,經過工作坊,回到教育現場能將自己學科小單元的實踐學思達五環,不用整堂課都是學思達, 10 分鐘都好,體驗學思達的優點後,自然會增加學思達課堂時間的比例。 ( 競爭與合作,學思達的課堂要分組,這是一個必要的機制 ) 4.       學思達的第一堂課 概念介紹 —90MIN 學員提問 ---20MIN 我提問 回饋分享 回顧一場工作坊 (ORID)---BOOK 學問 ORID page59 思考一下,我想給來參加的學員什麼東西 ? 我的教學目標是甚麼 ? 我得學員程度如何 ? 時間 ---90 分

"學習的26種方法"閱讀心得整理

學習的 26 種方法在我課堂上的應用 A :類比思維( Analogy ) ── 找出潛在的共同原理 B :歸屬感( Belonging ) ── 停止焦慮,融入群體 C :對比案例( Contrasting Cases ) ── 分辨關鍵資訊 D :刻意練習( Deliberate Practice ) ── 晉身成為專家 E :精緻化策略( Elaboration ) ── 賦予記憶意義 F :回饋學習( Feedback ) ── 不斷自我修正 G :生成效應( Generation ) ── 建立長久記憶 H :動手學習( Hands On ) ── 喚醒身體智能 I :想像遊戲( Imaginative Play ) ── 培養兒童的認知控制力 J :及時說明( Just-in-Time Telling ) ── 提高課程和教材的效果 K :知識( Knowledge ) ── 在效率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 L :聆聽分享( Listening and Sharing ) ── 群體學習勝於單獨學習 M :製作學習( Making ) ── 培養興趣與實務知識 N :社會規範( Norms ) ── 設定遊戲規則 O :觀察學習( Observation ) ── 從模仿中成長 P :參與學習( Participation ) ── 在參與過程中成長 Q :問題導向( Question Driven ) ── 給探索一個理由 R :酬賞制度( Reward ) ── 獎勵正確行為 S :自我解釋( Self-Explanation ) ── 解讀資訊的能力 T :教學相長( Teaching ) ── 在幫助別人學習的過程中學習 U :糾正觀念( Undoing ) ── 改正錯誤觀念推論 V :視覺化策略( Visualization ) ── 發現資訊的結構 W :範例學習( Worked Examples ) ── 從例子中習得程序技巧 X :激發狀態( eXcitement ) ── 提高專注力 Y :自我效能( Yes I Can ) ── 提高內在的自我效能 Z :充足睡眠( ZZZs ) ── 睡眠能夠鞏固記憶 理解能力: A 是類比思維/ J 是及時說明/ U 是糾正觀念 記 ...